其他
牛蛙有第三只眼,人为什么没有? | 睡前科学故事
本文由公众号 “把科学带回家” 提供
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
你吃过旅行青蛙牛蛙么?
只吃过死的,没见过活的是吗?那真的太可惜了。如果你和牛蛙的三只眼对视过的话恐怕再也无法直视牛蛙料理了。
左右滑动和牛蛙子的第三只眼对视(两个眼睛中间那个灰白色的小点)
不仅是牛蛙,一些原始的蜥蜴也有这样的第三只眼睛。
实际上,这些动物的第三只眼睛叫做顶眼,它连着脑子里的一个叫做松果体的结构。人类虽然没有顶眼,但是却有松果体。松果体长在两个脑半球中间,长得就像一个松果,可以说是脑仁的仁了。
500年前,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——法国哲学家、数学家笛卡尔相信,人脑里的松果体就是灵魂居住的地方。现在我们知道,人类的松果体是已经消失的顶眼的遗迹。
是的,当人类还没有成为人类的时候,就有这第三只眼睛。现在只有少数爬行动物(如新西兰的楔齿蜥、印尼的科莫多巨蜥),还有一些鱼类(如七鳃鳗)和两栖类动物还保留着这个第三只眼睛。
某种蜥蜴头部的顶眼
这个顶眼和一般的眼睛很像,也有角膜、晶状体和视网膜,楔齿蜥的顶眼还能分辨蓝色和绿色。顶眼这第三只眼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分辨生物经历的时间和季节,就像一本日历一样。
大脑根据顶眼的信息,就可以调控生物的睡眠啊、繁殖啊这些和时间有关的事情。我们脑内的松果体和那些有顶眼的蜥蜴一样,都可以制造褪黑素,褪黑素就是调节睡眠和昼夜节律的一种重要物质(脑白金的主要成分)。
另外,那些有顶眼的爬行动物在失去了顶眼后也不能调整自己的体温。
那么,人类是怎样失去顶眼的呢?
顶眼是一种非常古老,但快要消失的眼睛。
顶眼很有可能出现在所有脊椎动物的祖先上岸之前。许多已经灭绝的鱼类的脑壳顶上都有2个疑似顶眼的洞洞(顶眼最开始有1对,而不是1个)。
可是,不光是人类,所有哺乳动物都没有顶眼,哺乳动物的化石里也没有出现顶眼的踪迹。许多哺乳动物仅仅保留了和顶眼相连的松果体,鲸这种哺乳动物干脆连买顶眼赠送的松果体都不要了。
也就是说,在成为哺乳动物的过程中,我们失去了顶眼。
即使是那些还保留着顶眼的动物,也往往在顶眼上包裹着一层鳞片来为难它,真是太过分了,你们这样子很容易失去它的啊。
(╯°Д°)╯︵ /(.□ . \)
至于哺乳动物为什么会失去顶眼,现在主要有2类解释:熬夜说和燥热说。
熬夜说是这样的,哺乳动物为了能熬夜学习或者宅在黑黢黢的地方,顶眼慢慢就瞎掉了。
这个解释符合哺乳动物的演化历史。为了不和强大但不能在夜晚保持体温的爬行动物(比如恐龙)在白天竞争,哺乳动物的祖先在三叠纪末期开始过上了熬夜的生活。哺乳动物曾有过一段色盲的“黑”历史,就是和那时候的生活方式有关。
熬夜说认为,显然,顶眼的夜晚睡觉提示功能会干扰哺乳动物的祖先熬夜,因此顶眼就在那个时期变秃了。使用手机来熬夜的现代人大概是一种返祖现象吧。
第二类解释是燥热说。
根据燥热说,哺乳动物的祖先开始从变温动物(俗称冷血动物)变得恒温的时候,不再需要顶眼观察天象来调节体温。此外,有太阳没太阳的时候顶眼还会让身体忽冷忽热的,比较碍事儿,因此后来就被废了。
当然了,除了熬夜说和燥热说,还有些思想比较活泼的人说,你看有顶眼的动物头上都没有毛,可见第三只眼比较影响发型。长着顶眼还怎么长毛,还怎么给宝贵的脑壳保温?所以顶眼就被强行牺牲掉了。
不过,上面这些解释都不太完美。而且由于笛卡尔对松果体异乎寻常的兴趣,许多宗教人士开始强行乱入。
这是笛卡尔在17世纪的《论人》(Treatise of man)中画的松果体的功能,让一代又一代的宗教人士颇为激动。
有人根据顶眼和时间的关系(它不是有感受时间变化的功能么)展开了丰富的联想:2个眼睛是用来看空间的三个维度的,顶眼是用来看时间这个维度的。所以牛蛙是洞悉四维的生物?那你们怎么可以吃蛙蛙?
还有信教人士步子迈得更大——松果体可就是能看见过去未来的天眼啊!那照你们这样说的话,下面这种人正在演化成为时间旅行者咯?
好评图书
不过瘾,请戳
你以为知道自己每天睡了多久,其实有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白天睡着了
给孩子最好的科学教育
转载请联系 kids@huanqiukexue.com
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
图片来源: wikipedia, giphy, sina
资料来源:
Benoit, J., Abdala, F., Manger, P. R., & Rubidge, B. S. (2016). The sixth sense in mammalian forerunners: Variability of the parietal forame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pineal eye in South African Permo-Triassic eutheriodont therapsids.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, 61(4), 777-789.
Eakin, R. M. (1973). The third eye.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.
Su, C. Y., Luo, D. G., Terakita, A., Shichida, Y., Liao, H. W., Kazmi, M. A., ... & Yau, K. W. (2006). Parietal-eye phototransduction components and their potential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s. Science, 311(5767), 1617-1621.
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1772576/
http://www.askabiologist.org.uk/answers/viewtopic.php?id=12378
https://theconversation.com/what-our-ancestors-third-eye-reveals-about-the-evolution-of-mammals-to-warm-blood-68454